中国空间站有望实现空间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央视网消息:在过去六十多年中,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科学家们对于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望实培养实验。目前只有油菜、现空小麦和豌豆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间水实验。而中国空间站这次空间实验的生命实验重要意义就是要首次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实现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
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有这样一个仪器,培养专门用来模拟植物在微重力情况下的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生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这就是空间一个回转器,它的望实作用是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因为空间的现空实验机会毕竟是非常珍贵的,要在天上做一次实验要等很长时间,间水所以在地面我们就制造出来这样一个仪器来模拟失去了方向以后对植物的生命实验影响。但是培养地面毕竟重力还是存在的,只能模拟空间的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部分效应,所以最终要了解空间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还必须要上到太空去做,所以这次我们在问天舱里面就有植物生长实验。
本次项目聚焦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微重力怎样影响开花?微重力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能否利用微重力环境作用来控制植物的开花?围绕这三个关键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微重力在植物开花过程中的作用,获取微重力调控开花的分子基础与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从而为将来在太空种植粮食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下一步,我们就是通过航天员在手套箱里面进行采样。我们分两种情况采样:一个是开花期的,把叶子采回来,然后通过冻存以后回来分析,在空间这些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跟地面进行比对;另外,我们在空间成熟的种子也采回来进行分析,分析种子的情况。这次我们希望能够成功地在空间收到水稻的种子,这样我们将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的培养。
(责任编辑:探索)
- 航天南湖关联交易比重不降反升,业务独立性存疑
- 北京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农产品安全状况逐年向好
- 正大集团永远荣誉董事长谢大民在泰国曼谷去世,享年90岁
- 8月大批基金经理集体离任:东方基金吴萍萍在列 卸任东方金账簿货币基金产品基金经理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 辽宁开工建设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636公里,概算总投资737亿元
- 建业染红,立竿见影
- 这一城市大动作!三孩每月每孩发1000元,直至3岁!多地多孩家庭购房有优惠
- 大宗商品“内强外弱” 业内谨慎看待后市
- 8月大批基金经理集体离任:广发基金观富钦在列 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品基金经理
- 南非工业天然气用户称Sasol价格上涨存在风险
- 红土深圳安居REIT 完成询价定价
- 11月LPR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
- 中国中免二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今年上半年净利同比降三成